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
:::

法官學院

:::

遴選法官結訓有感

字型大小:

11 遴選法官結訓有感

第11期遴選法官學員已於110年12月17日完成結業典禮。在欣喜期待的莊嚴儀式之後,許宗力院長為結訓學員頒發證書並且授予法袍,同時也期勉即將邁入司法職場的學員,從事審判工作應當秉持耐心、細心、用心、同理心及好奇心。而享有盛譽,素孚眾望的全律會理事長陳彥希,同樣以過來人的經驗強調,法官在審理程序中所展現的同理心,就是塑造司法形象的關鍵因素。
無獨有偶地,美國法官Kevin Burke和Steve Leben1 在2007年共同發表「程序公平:公眾滿意度的關鍵因素2 (Procedural Fairness:A Key Ingredient in Public Satisfaction)」一文,由司法圈內的觀點,揭露美國司法信任度大幅滑落的困境。

該文指出加州對其州立法院在2005年的民調結果,加州公民認為法院表現「優異」者為30%、表現「普通」或「差勁」者為33%;Minnesota在2006年的調查也有類似結果。這些民調的結果,和70、80年代不同,也和臺灣社會習慣性地認為「英美法治國家的司法信任度很高」的刻板印象大相逕庭。

依其分析,司法信任度滑落的原因包括下列各項因素:
首先,司法審判必須承受立法瑕疵及執法不當的外溢效果(spillover effect)。人間多少不平事,如果無法在上游降低污染,司法作為社會最後一道防線,猶如環境污染的管線末端一般,面臨民怨無法紓解的壓力,法院亦難置身事外。

其次,法院職員及陪審員,對於司法信任度之評價較高,但是一般公眾的意見多半是透過媒體傳播而來,然而影視娛樂節目的傳播效果,並無助於司法信任度的增加。受訪者表示,透過影視娛樂獲得的司法常識,在實際接觸法院之後,往往更覺陌生3 。因為訴訟當事人對於司法的評價還是來自於直觀的經驗感受。

尤其,訴訟當事人具有強烈意願要在訴訟程序表達意見,即使明知其意見對於訴訟結果並無實質影響,上述意願仍無稍減。所以法官展現接納傾聽的態度至關重要。這一點恰好與全律會陳理事長的懇切提醒不謀而合,可見不論中外,法理咸同。

再者,法官的「肢體語言」如與「言詞表達」產生矛盾時,當事人往往更為看重法官的肢體語言4。因此若干負面訊息的肢體語言,例如:缺乏眼神接觸、諷刺惱怒的語調、生氣不屑的情緒、足以聽聞的嘆息聲等,均非妥適。

該文同時呈現的其他面相,亦值對照參考。雖然美國民眾的司法信任度大幅滑落,但是具有專業背景的律師,其司法信任度反較一般民眾為高。這個調查結果也和司法院在110年12月16日公布世新大學的民意調查結果,其中律師對於法官之信任度高達82.9%,兩者堪稱異曲同工。

司法信任度的調查數據雖然中外未盡相同,但卻同時呈現出「普羅民眾」和「社群菁英」之間主觀認知的重大差異。應該如何弭平這種認知歧異的鴻溝?

例如:使用常民語言、法官單純沈默並不等於傾聽,應先覺察自身優缺點、庭期初始,說明個案審理時間長短不一之理由、與法庭職員溝通觀念,協同步調、法庭擺設飾品提醒耐心審理等等,這都是法官Kevin Burke和Steve Leben卑之無甚高論的建議,試試看吧!


 

[1] Kevin Burke曾任Minnesota Hennepin County法院院長,並獲多項司法榮譽,並於Minnesota University及加拿大、中國、印度、墨西哥及愛爾蘭等國講授《司法行政及法院領導之改革》課程。Steve Leben則為Kansas Court of Appeals法官,曾任美國法官協會理事長,亦於Kansas University任教。


[2] 參見https://amjudges.org/pdfs/AJAWhitePaper9-26-07.pdf

[3] David B. Rottman, Trust and Confidence in the California Courts, Administrative Office of the Courts, 10 (2005)

[4] Laurinda L. Porter,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Courtroom at the Hennepin County Government 

  • 發布日期:110-12-30
  • 更新日期:112-06-16
  • 發布單位:法官學院研究發展組
回頁首